美国政府宣布自8月29日起实施新的进口税收政策,取消对价值在800美元及以下的跨境包裹的免税优惠待遇。
这项政策调整意味着所有符合条件的小额进口商品都将被征收相应的关税和税费,这将对全球跨境电商贸易产生深远影响。
根据联合国下属的万国邮政联盟于8月26日发布的最新统计数据显示,由于新规实施后物流运输环节存在诸多不确定性,
目前已有包括俄罗斯、韩国、法国、德国、澳大利亚、印度、日本在内的25个主要贸易伙伴国宣布暂停向美国寄送国际包裹服务。
这些国家普遍认为新政策将大幅增加跨境贸易成本,给国际物流体系带来巨大挑战。
值得注意的是,这些暂停服务的国家中不乏美国的重要贸易伙伴,此举可能对全球供应链和美国本土消费者都造成显著影响。
美国针对小额进口商品实施的最低限额免征关税政策,在国际贸易领域通常被称作"最低限度规则"(de minimis rule)。
这项政策的具体实施细则由美国海关与边境保护局(CBP)制定并执行,其主要内容规定:
所有从境外通过邮政、快递等方式寄往美国境内的货物,只要其申报的货物价值不超过800美元
(但烟草制品、酒精饮料等受特殊管制的限制类商品不在此列),即可自动享受免征进口关税及其他相关税费的优惠政策。
值得注意的是,这一免税门槛在2016年进行了重大调整,从原先较低的200美元标准大幅提升至现行的800美元水平。
美国政府实施这一政策调整的主要目的,是为了顺应电子商务快速发展的趋势,
为蓬勃发展的跨境电商业务以及频繁的小额国际贸易往来创造更加便利的通关环境,同时也有助于降低中小企业和个人消费者的跨境交易成本。
根据美国于2025年7月30日发布的行政命令,该措施将于8月29日生效。此命令要求承运商或其他合格方在寄件时,预先向寄件人征收关税,并将汇总金额上缴至美国海关与边境保护局。不过,文件类邮件以及价值不超过100美元的善意礼品等特定邮件类别,将被免除关税。
上一篇:突发!马士基一艘集装箱船着火,涉及挂靠青岛、盐田……
下一篇:没有了!